栏目

健康科普

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:小小肿瘤,从“口”拿捏

2025-04-21

每年的4月15日-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,

中国有句老话:病从口入,

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生活方式的改变,

近年来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,

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,

大家总是谈“瘤”色变,

 

 

那么从营养角度来说,

如果不幸成为“肿瘤”一员,

那就这样吃,

“小小肿瘤,从口拿捏”

 

 

一、肿瘤饮食核心原则

 

1.营养均衡,高蛋白优先

蛋白质需求:肿瘤患者蛋白质分解代谢快,需保证每日1.2-2g/kg体重的优质蛋白摄入,推荐鸡蛋、低脂乳制品、鱼类及去皮禽肉,避免加工肉和过量红肉(每周红肉≤300g)。  

多样化饮食:每日摄入20-30种食物,2/3为植物性食物(全谷物、蔬菜水果),1/3为动物性食物,确保维生素、矿物质及膳食纤维充足。

 

2.控制热量与脂肪类型

热量管理:肥胖者需减少高糖高脂食物,消瘦者应增加优质热量(如坚果、牛油果)。脂肪以植物油为主,限制动物脂肪,避免油炸及反式脂肪酸。  

碳水化合物选择:优先低升糖指数的全谷物、薯类,限制精制糖摄入(每日≤25g)。

 

3.烹饪方式与卫生

推荐蒸、煮、炖等低温烹饪,避免烧烤、烟熏(含苯并芘等致癌物)。  

忌食生冷、不洁食物,预防感染风险。

 

 

二、常见饮食误区与科学解答  

 

误区1:“发物”会加速肿瘤恶化

真相:现代医学无“发物”概念,牛羊肉、海鲜等富含优质蛋白,除非过敏或药物冲突,无需忌口。真正需限制的是加工肉、腌制食品。

 

 

误区2:“喝汤能补足营养”

真相:汤中90%以上蛋白质仍存于肉中,仅含少量脂肪和矿物质。建议汤肉同食,避免仅喝汤导致营养不良。

 

 

误区3:“肿瘤患者应完全素食”

真相:素食易致蛋白质缺乏,需搭配动物蛋白(如鸡蛋、牛奶)及豆制品。大豆异黄酮对乳腺癌患者无害,反而可能降低复发风险。

 


误区4:“保健品可替代药物治疗”

真相:冬虫夏草、燕窝等保健品无明确抗肿瘤证据,优先通过饮食获取营养,特殊情况需医生指导。

 

 

三、特殊治疗期的饮食调整

 

1.化疗期间

升白细胞饮食:多食菌菇类、动物骨髓汤、赤小豆、花生等,辅以高蛋白食物(如瘦肉、深海鱼)。  

缓解副作用:少食多餐,避免过甜或油腻,恶心时可含姜片或饮用柠檬水。

 

2.靶向/免疫治疗期间

禁忌食物:西柚、杨桃等抑制药物代谢酶活性,影响疗效;慎用中药,避免免疫系统干扰。  

护肝饮食: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,避免酒精及高脂饮食。

 

3.术后恢复期  

消化道手术:初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(如米汤、蛋羹),逐步过渡至软食,避免生硬食物损伤黏膜。  

颈部放疗患者:选择湿润、易吞咽食物(如果冻、蒸蛋),缓解口干。

 

 

四、推荐与禁忌食物清单

 

 

五、生活方式与长期管理

 

1.体重监测:

维持BMI 18.5-24.9,消瘦者增加高密度营养食物(如坚果酱),肥胖者逐步减重(每周≤0.9kg)。  

 

2. 饮水与运动:

每日饮水2000-2500ml,适量有氧运动(快走、游泳)提升代谢。  

 

3. 定期复查:

3-6个月检测营养指标(如白蛋白、血常规),调整饮食方案。

 

 

临床营养科——肿瘤“拿捏”小助手


阜阳市第六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可对肿瘤住院患者提供风险筛查、评估、饮食指导、肠内外营养支持,大大提高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;对门诊患者进行肿瘤相关饮食指导、宣教,根据治疗阶段及个体差异调整饮食制定个性化方案,大大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,做到了真正为患者谋福利。

 


门诊时间、地点:


营养门诊:

周一至周六,上午8:00-12:00;下午14:30-17:30;电话:0558-6669362(3号楼3楼产科门诊18诊室)

 

临床营养科(肠内配置室):周一至周日,上午8:00-12:00;下午14:30-17:30;电话6669629(2号楼3楼)

 

食物过敏/营养不良门诊:

每周六上午8:-12:00(3号楼1楼儿童门诊第9诊室)

 

肿瘤饮食的核心在于“均衡”与“适度”,盲目忌口或过度依赖补品均不可取,科学饮食不仅能改善生活质量,还可增强治疗效果,降低复发风险,因此,正确了解肿瘤饮食,做到事半功倍。

 

 

来源 | 临床营养科

分享到:


版权所有 皖ICP备15023900号 免责声明